當代藝術與科技的共舞:從村上隆聯名現象看台灣數位藝術發展的創新路徑

IMIMAGE

當科技遇上藝術,會激盪出怎樣的火花?2025年,村上隆 x CASETiFY聯名的可穿戴藝術系列,驚艷全球,成為數位時代藝術消費新范式的象徵。

科技與藝術的深度融合,已不再是單向度的『工具論』,而是結構性的價值共創。村上隆打破作品展示邊界,台灣數位藝術則以串聯在地社群、產官學共構的方式,尋求獨有的文化定位。

全球藝術科技化浪潮的典範轉移:村上隆x CASETiFY的啟示

2025年,村上隆與CASETiFY的「MR. DOB」限量系列首度將當代藝術元素與可穿戴配件緊密結合。例如彈跳行李箱、耳機殼,不僅是藝術品,更能成為日常中的敘事載體。這些設計突破了傳統單純展示的思維,讓消費者可以在生活中『移動』、『體驗』藝術。限量商品不僅透過創新材質和設計彰顯稀缺性,還利用品牌特色如白環相機圈為行業帶來新美學。全球超過50家實體店的快閃展間,則讓觀眾真實沉浸於藝術與科技融合的氛圍中。這不只是販售商品,更是將藝術的觸角伸向現實生活的每個細節。

台灣數位藝術的在地化實踐與蛻變

與國際商業聯名不同,台灣數位藝術更強調社會工程與知識轉譯。7000×7000計畫以『藝術+科技』為主軸,鼓勵學生以七天完成創作競賽,並給予實質資源。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全年舉辦多元主題展與工作坊,打造出跨界對話平台。吳哲宇的演算法展演則透過計算將觀眾參與融入作品,彰顯「從物理法則到數位生命」的轉譯。這些案例顯示,台灣正逐步從模仿國際典範,到自成一格、關注人文與在地議題的數位藝術生態。

區塊鏈與NFT:藝術價值鏈的重組

台灣新創如TokenBacon和EchoX,正將藝術確權機制嵌入區塊鏈技術。TokenBacon把傳統畫作分割成數位代幣,讓更多大眾以低門檻參與藝術投資,並保障收藏人權益。EchoX與知名主廚合作,將數位藝術與料理結合為『可食用NFT』,不僅品味藝術,也能體驗與之對應的五感科技。這些實踐回應村上隆聯名『讓藝術走進生活』的理念,進一步將鑑賞經驗延展為科技驅動的身心鏈結。

『科技應擴展藝術邊界,而非取代人類溫度。』──村上隆xCASETiFY合作對話

數位藝術不僅促成產業跨界,更激發社會對科技與美學多重關係的反思。像EchoX『可食用NFT』或是DAC展演,展現了人類五感與數位體驗的新銜接點,也暗示了未來數位經濟裡『體驗』將成為關鍵資產。

歡迎留言分享你對數位藝術未來的期待,或討論科技與人文應如何共構更美好的藝術世界。
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
參考網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