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日古蹟保存技術對比與創作轉折:科技敘事中的文化溫度

IMIMAGE

在臺南的百年紅磚牆邊,指尖滑過斑駁刻痕,一場跨越時代的保存對話正悄悄發生。當數位世代遇上古蹟,保存的意義,被科技重新詮釋。

從科技工具轉為文化敘事者是當代保存工作的最大轉折。真正的保存,不在於手段多先進,而在於能否回應人對『真實』、『記憶』與『情感』的渴望。

閱讀全文

絲路老麵×夜市麵包:在西荻窪的雨夜,遇見台日跨境的發酵詩學

IMIMAGE

東京西荻窪某個夏夜,下著細雨。玻璃窗內閃耀琥珀色燈光,絲路壁畫與駱駝商隊在微光中搖曳。一款從烏茲別克斯坦遠道而來的扁麵包,安靜地躺在盤緣,伴隨葡萄酒香飄蕩。此刻,有人提起家鄉——那個遠在台灣苗栗、夜市攤販間飄散著甜麵包與熱狗香氣的地方。

食物不只是底層能量的補給;當柴煙穿越時空、異國麥香與台灣夜市甜香在雨夜碰撞,飲食便成為文化基因重組的舞台。

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