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×文化斷層修補:台日數位藝術交流的典範轉移

IMIMAGE

當疫情與國際變局阻斷文化移動,數位科技卻撬動台日藝術交流新契機。雲端展廳、AI生成與跨國VR合作,這些原本來自科幻想像的元素,正在成為兩國藝術家突破現實限制、修補文化斷層的關鍵途徑。

科技雖不能完全消除文化隔閡,卻能作為潤滑劑促進理解,將傳統藝術資產以嶄新形式延續並擴大其傳播力。虛實混合的協作模式賦予文化交流新的深度與彈性。

閱讀全文

台日早餐文化對比與創作過程的空間符碼解讀

IMIMAGE

晨光穿透羽田機場的現代建築,映照在木質吧台上的一線光影,這條界線不只劃開日夜,同時也帶來台日早餐文化的深層對話。

創作者善用查證來確保場景細節真實且具有象徵力,將現實中的建築空間、菜單設計與味覺記憶轉化為故事表現的關鍵。

閱讀全文

青銅鏡中的時空交織:從泉屋博古館特展解析台日文化對照與創作轉化

IMIMAGE

走進東京六本木泉屋博古館的『中國青銅鏡』特展,宛如穿梭於千年時空,見證鑄鏡工藝的流轉、文化紋飾的變遷,以及東亞身份認同的迴響。

青銅鏡不只是凝固歷史的器物,更是具備時空轉譯功能的『文化稜鏡』。在策展與創作中,層層解構與重構,讓古今、東西的對話持續發生。

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