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台股7 月底受美國聯準會維持高利率、科技族群財報分化影響,加權指數自 7/22 高點回檔約 2.4%,成交量縮至 3,100 億左右。短線多數電子股進入季報空窗期,盤面資金轉向政策、題材與跌深反彈股。整體波動擴大,但中長線多頭結構未遭破壞,適合採 3~30 日短波段策略、聚焦事件驅動個股。
台股7 月底受美國聯準會維持高利率、科技族群財報分化影響,加權指數自 7/22 高點回檔約 2.4%,成交量縮至 3,100 億左右。短線多數電子股進入季報空窗期,盤面資金轉向政策、題材與跌深反彈股。整體波動擴大,但中長線多頭結構未遭破壞,適合採 3~30 日短波段策略、聚焦事件驅動個股。
美國科技巨擘財報輪番報佳音,加上AI 與高算力基礎建設題材重新點火,NASDAQ 連續數日量縮震盪後出現資金回流中小型動能股的跡象;同時,地緣政治與關稅變數仍高,資金對具事件催化且本益比相對低位或轉機型標的更為青睞。短線聚焦:1) AI 伺服器與高速運算機房、2) 基因編輯臨床里程碑、3) 產業整併或私有化傳聞。
美國通膨回落、聯準會暫停升息,科技股續強;但中國與歐洲製造業數據疲弱,外需復甦速度仍緩。台股在權值電子領軍下維持高檔震盪,櫃買指數創波段高後拉回整理,籌碼偏向短線主動資金主導。盤面資金聚焦「AI供應鏈延伸、先進封裝、運價回升」等題材,指數空間有限、個股行情持續。